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姜宝林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动态】从潘天寿、陆俨少到姜宝林

2014-06-19 11:04:22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
A-A+

  春天的杭州是美丽的,好似豆蔻年华的女孩素颜穿着鲜艳的衣服,无比耀目,却又无比清新。苏堤春晓,柳浪闻莺,是多么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象。杭州是风景秀丽的南方城市,也是文化气息浓烈的绘画之都。

  2014年4月28日下午2点,杭州浙江赛丽美术馆举办了“潘天寿、陆俨少、姜宝林传承创新作品展暨研讨会”。这次展览展出了三位先生及黄宾虹的48件精品,其中潘天寿《杨柳系马图》曾多次展览并且出版,姜宝林丈二巨制《流火》曾在北京等地多次展出并出版,为先生白描山水的代表作品之一。展览当天,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展馆,欣赏作品并且参与对艺术传承与创新研讨。

潘天寿《参禅图》

潘天寿《水墨兰竹石》

陆俨少《苍山如海》

陆俨少《雁荡胜概图》

  姜宝林先生于1962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专业,当时的浙江美术学院是以潘天寿为导向的教学路线指导教学,且得到吴茀之、诸乐三、陆维钊、顾坤伯、陆俨少等先生的传授。之后又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山水研究生班,导师为李可染先生。两大美院,南陆北李,两大主流艺术路线的融合,是姜先生在艺术上得天独厚的优势。正如先生自己所讲,这两个教学路线既存在同,又存在异,都让他学到了不少东西,成就了先生如今的艺术造诣,而潘、陆系的传承使先生将传统吃的很透,作画时可随意变幻,将传统艺术语言化于他的不断创新的艺术创作之中。今天是我第一次观先生作画,创作丈二作品胡杨系列之二——“千年不倒”,他以方笔入画,方笔圆笔自由转化,连皴带擦,笔笔见笔,笔笔动情,且又可笔笔拆开,注重画面中空白的关系,留白的大与小无不经过精心布置。此上种种,正是传承了潘天寿绘画之精华所在,姜先生恰恰是以如此营养经营着他的不断创新的画面。

  绘画间隙,姜先生谈起了潘老的艺术特点,我跟随着他的思绪到了潘老的课堂,潘天寿一直以来强调画家得以成就的必备要素要满足四个方面,即天赋、功力、学养与人品,而且四点之间没有顺序的先后和时间的早晚。先生讲像潘老这样笔墨功夫如此扎实且对画面经营如此敏锐的画家很难再有了,已然成为一个高峰。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潘天寿已然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并形成自己的笔墨语言,其作品的审美价值也是不言而喻的,并把中国画推向现代,是古老中国画向现代中国画转型的旗手和高峰。

  姜先生是一位有才气和才情的艺术家,他在潘老的画中理解到了现代因素,并且这种现代性取向在他的艺术道路中越走越坚定。如潘天寿图章“强其骨”、“一味霸悍”所要表达的意义——震撼、强烈、张力、霸悍,而这种感受下的作品正是现代形式的美的集合,表现大的块面结构。姜先生讲,绘画要注重第一感受,先生如今正在创作的胡杨系列正是抓住了当时见到的胡杨给予他的第一感受————一种张牙舞爪的鬼怪感。先生初见胡杨,是在傍晚时分,天气变凉转暗,远处的乌云黑压压流动,像牛鬼蛇神都要到来。长达一周的丈二作品创作过程中先生一直保持并创作这种第一感受,并且时时让自己回到第一感受上来审视画面,这在先生的创作过程中鲜明的表现出来。

  从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陆俨少包括姜宝林诸先生,属于“由内而外”的发展脉络,即从传统的营养中,演绎出新的图式语言,从而走出一条新路子。利用西方艺术的表现手法对中国传统艺术语言进行剖析改造,“由外而内”,像徐悲鸿、林风眠、吴冠中等。黄宾虹于画坛的贡献与地位大家心中自有定位,是他推动了画坛的新浪潮。游动有力的线条,精妙的笔墨元素完全追求内心精神的表达,把中国传统笔墨推向一种直指心性的艺术意境。姜宝林的绘画传承了这种直指心性的笔墨表达,远观效果直观概括,近看墨色变化丰富,他用单纯的笔墨强调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陆俨少对于水、云、树的处理,在一个平面里用毛笔自由地舒写,具有较强的整体性、平面性和装饰性。姜先生的绘画强化了平面性,形成独有的山水面貌,这以他的白描山水为最具价值的表现,没有强调远近、前后层次,完全平面化。这种平面化恰巧碰撞了现代主义权威阐释者格林伯格提出的“平面性”、“等值性”,即把同一个局部关系无限延伸重复,平铺画面,这种成功的尝试为现代绘画艺术开启了一条传统笔墨与现代构成互融的独特道路。

  中国画讲究内蕴修养,四位艺术家的作品须放在文化的高度上解读。黄宾虹、潘天寿、陆俨少是中国绘画史上不可逾越的三座高峰,也是近代绘画领域中三个独立的方面,像三条洪流一样引领画坛,而姜宝林的绘画如三条洪流汇集到一个点,这个点又得到无限的延伸。如果画有好画与有意义的画之分,那么姜宝林的画即属于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作品。好画是从艺术的各个角度观看,都是好的,但不一定有意义。而有意义的画,是有艺术史意义的真画,是可以传承下去的艺术文脉中的文化载体,姜宝林先生正是这样推进着自己的艺术之路并且向下传承这个道路。

  姜宝林年轻时期的求学过程里,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陆维钊、顾坤伯、陆俨少、李可染等先生的教学点滴都对他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这些点滴汇集成一条精神河流,让姜宝林的艺术道路越走越宽。他继承了先生们的传统文化精神、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在这个基础之上,与先生们的图式语言上拉开距离,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符号。就像他的“皴法新解”系列,把传统的皴法做了新的解读,每个皴法都是单独的作品,把皴法这个符号进行重复运用,充满画面,形成平面性的美、等值性的美。就像潘公凯讲的姜宝林走出了一条比后现代还后现代的路子,走出了一条自己创新的路子。

1 2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姜宝林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